close

圖為88歲的楊家埠木版年畫代表性傳承人楊洛書正在刻傳統的年畫“年年有魚”。他說:“過年老百姓都圖個吉利,不過這塊版是專門用來觀賞的,要是印畫得反過來刻。” 於志君 攝
  中新網濰坊楊家埠3月5日電(李欣 楊曉衛 於志君)“一筆筆繪出春秋冬夏,一刀刀刻下酸甜苦辣,一層層映上五彩的夢……”,隨著電視劇《大掌門》熱播,山東楊家埠木版年畫在馬年春節期間更“火”了一把。而88歲的楊家埠木版年畫代表性傳承人楊洛書卻有著自己的擔憂:傳統的東西不能丟了,要一代代傳下去。
  5日記者走進了延續明清兩代幾百年的“同順德”年畫作坊,老店第19代傳人,已88歲的楊洛書正在用一個自製的大棕毛刷子一張張地印製年畫。“年畫製作並不是看起來這麼簡單,從描線稿、配色到畫版的選材、聚縫、刻版再到套印、點胭,每一步都有很多講究。畫板對的不正不行,紙扯不平不行,顏料刷的不均勻不行,搪子打的重了也不行。”楊洛書對中新網記者介紹說。
  楊家埠木版年畫已有600多年的歷史,相傳在明洪武二年,蜀中梓潼縣畫師楊伯達遷來楊家埠,遂將木版年畫的技藝傳到此。楊家埠村木版年畫題材廣泛,有神像類、門神類、美人條、金童子、山水花鳥、戲劇人物、神話傳說等,同時也有反映民間生活、針砭時弊之作,但喜慶吉祥是楊家埠年畫的主題。
  楊家埠木版年畫於2006年被評為第一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自十五六歲便開始從事年畫製作的楊洛書是楊家埠木版年畫代表性傳承人。楊洛書獨創了以“刀頭具眼、指節靈通”為主旨的獨特雕版方法,70年的年畫生涯,使木版年畫早已深深刻入了老人的生命。
  “製作楊家埠年畫需要繪畫、雕刻木板、印刷、補色、裝裱等近10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極為精細準確,全部需要純手工製作完成。最難的要屬雕刻木板了,刻板又分為線板和色板,年畫有幾種顏色就要刻幾塊板,一般一副年畫至少要刻8塊木板。”楊洛書向記者細數楊家埠年畫的複雜工藝流程。
  而隨著印刷技術的進步,印刷年畫開始成為年畫市場的重要力量,楊家埠木版年畫也面臨著工業化的挑戰。談及楊家埠年畫和機器印刷年畫的不同,楊洛書指著桌上的黃色顏料說:“楊家埠木版年畫的黃色顏料都是笨槐的花骨朵熬制,雖然費時費力,但是跟工業顏料比起來,顏色純正,多年不褪。”
  在楊洛書看來,機器印刷雖然降低了年畫製作的成本,但卻使真正原汁原味的傳統技藝面臨丟失的危險。“傳統的東西不能丟了,要一代代傳下去。”楊老昂聲說道。
  在楊洛書家裡,記者看到一塊“楊家埠木版年畫傳習所”的牌子,據楊洛書介紹,傳習所由當地政府開設,希望通過民間藝術傳習所的形式,促進傳統技藝的傳承和發揚。
  據悉,為傳承發展楊家埠木版年畫,在楊家埠所在的濰坊市寒亭區內,中小學已經開設了年畫相關課程,楊洛書也曾應邀多次走進高校和中小學講解楊家埠木版年畫相關知識。
  楊家埠木版年畫與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並稱為中國三大木版年畫產地。據統計顯示,楊家埠村年可生產年畫2100多萬張年畫,銷售至俄羅斯、日本、韓國、新加坡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原標題:楊家埠木版年畫大師耄耋之年擔憂傳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62shck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